最新目录

“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8年12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主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江汉大学合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

2018年12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主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江汉大学合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8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设置了四场大会主题发言、三组专题研讨和十二个分组研讨,此外为庆祝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成立十周年还特别开设了中外诗人学者诗歌朗诵活动。

12月8日上午8:20,大会开幕式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开幕式主持人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执行理事罗良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查尔斯·伯恩斯坦致开幕辞。在致辞中,赵校长对前来参会的中外学者表示热忱欢迎,并向学者们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特别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外国诗歌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特色,对本次会议寄予殷切希望。赵校长认为,在由我校参与发起的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年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本次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具有重大意义。伯恩斯坦教授强调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倡导学者们倾听“诗歌中的回声”。中美诗歌诗学协会会长玛乔瑞·帕洛夫的信函由罗良功教授代为宣读,她在信中表达了对会议成功举办的良好祝愿。

大会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主持,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担任评议人。伯恩斯坦教授的发言以“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的个人故事:翻译和友谊”为题,简要回顾了他在诗歌研究活动中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互动和友谊,并介绍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及研究作品如《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等在中文语境中的接受,借此分析和强调了诗歌、语言和历史间的复杂关联。纽约城市大学教授、2017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泰辛巴·杰斯以自己的获奖诗集《奥利奥》为例,探讨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联性,及其如何对诗歌中的历史再现产生影响。杰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展示了五首形式独特的叙事诗,每首诗歌都是由两个十四行体形式的部分相互交叉集合而成,其形式正如诗中的主人公连体双胞胎姐妹,独特的形式给读者带去了强烈的视角冲击,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黄运特进行了题为“合适的名词和不那么合适的名词”的主题发言。在主题发言中,黄运特教授不仅分析了周瘦鹃、茅盾等20世纪初期作家对《简·爱》这一英国经典小说书名的不同翻译及其背后的各种考量,同时还对一些知名商业品牌的翻译进行了分析,由此探讨了专有名词翻译的诗学特征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中山大学区鉷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担任评议人。华盛顿大学教授布莱恩·瑞德以“不忠实但合乎伦理的翻译”为题,以作家Sawako Nakayasu作品Mouth: Eats Color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近十年来美国兴起的文学翻译热潮,在这一文学翻译热潮之中,出现了一种诗歌译作以文学创作形式而不以衍生文本的形式进行传播的现象。瑞德借助安东尼·阿派尔的“厚描翻译”及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策略”的变体形式论证了实现“不忠实”但符合伦理和美学要求的文学翻译的可能性。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廖咸浩对本雅明的“光晕”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时间与空间融入自然景观,被作为观察者的人类所“呼吸”,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这种融合意味着本雅明的“光晕”哲学与自柏拉图以来的主客分离哲学传统背道而驰,反而与东方佛家及道家强调主客交融的思想不谋而合,而且在这种哲学语境下,许多诗歌作品可以超越语言界限,具有重新解读的可能性。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劳瑞·拉米教授围绕美国非裔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诗歌的经典性问题。她从菲利斯·惠特利、保罗·劳伦斯·邓巴等早期非裔诗人的诗学特征谈起,分析了早期美国非裔诗人在对白人经典诗学的借鉴中逐渐发展出具有显性种族特征的诗学过程,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美国非裔诗歌都密切关注种族身份与社会地位。在报告的末尾,她还特地为CAAP献上了十周年的生日祝福。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启科分校英语系教授张爱平进行了题为“空间的象征主义及其诗学对早期美国非裔诗歌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他从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谈起,指出空间在诗歌研究中的意义。诗歌中的空间同其他要素如情节、叙述者、时间和主题一同构成文本作为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象征主义宝库发挥着作用。他还从文本与自我、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与世界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空间研究对诗歌欣赏的影响和作用。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fjwgyxyxb.cn/qikandaodu/2020/1030/398.html



上一篇: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 ——南京林业大
下一篇:人在职场,要有“归零心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版面费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