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解放与自由后现代艺术创作的伦理精神(6)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代性发展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于重视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精神的造诣。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消费主义诱发的商业大潮使艺术创作在

现代性发展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于重视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精神的造诣。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消费主义诱发的商业大潮使艺术创作在资本的驱动下被曲解与滥用,使其在作品创作和市场期待的博弈中丢失了自我,演变为迂回于“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商品,呈现出媚俗化、肤浅化样式;二是工具理性与技术崇拜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占据了社会的主流意识,这与以形象性、感性而著称的艺术创作处于两个极端,由此意味着艺术创作既要面临理性、利益、道德的约束,又要面临个性、欲望的呼唤。此种进退两难的境况使艺术创作面临本质的扭曲、价值的消解,与初衷背道而驰。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意为生命的意义因倒数而变得更真实,生命体作为客观存在虽有限度,但可在主观把握之下得以延长,即对生命“内涵性”的延续,通过人内在精神的成长,提高生命的质量、效率与密度。艺术服务于人性的完满、精神的渴求,是提高生命精神“内涵性”的必要方式,所以“艺术的最终价值,超越了个人和他所在的时代和情景”[28](P319)。精神作为人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真实的人性是完整的人性,只会因认识者的‘偏重’而出现因素的‘拆解’,而人性本质上是一体的”[29]。艺术创作是将人的所思寄托在质料之上得以显示的典型,其对人性真实性的输出,是人性中精神与物质得以结合的实现途径。“人不但要全面发展,而且还要自由解放,这种‘自由’的使命,不仅仅是‘完整的人’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性使然,是对人性自由的确证。”[29]追求人性的完整是后现代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后现代艺术创作在生活与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契机,秉承“向人而生”的导向,旨在引导人更幸福地生活,其对人的影响从“异质性张力、间距性张力”[30]、差序性张力三方面产生。

第一,异质性张力存在于理想与现实两种不同质性之中,艺术世界是人类内心愿景的理想形式,生活世界是人类实际的现实存在,艺术与生活二者虽异质,但创作主体通过寄托灵感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之间,从而构成了创作的动机。后现代艺术创作善用“隐喻”,把一物的特质归咎于另一物,韩国艺术家徐道获(Do-Ho Suh)的雕塑作品《公众人物》就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在挪威奥斯陆市政广场的户外,挪走部分铺地砖石,将五万件青铜人物雕塑放置于土地里,从远处看与草地别无他样,而走近才发现原来是“草根”的形象。这些青铜人物雕塑全部取材于真实人物的样貌,甚至区分了种族、性别等,《公众人物》这件装置艺术旨在告诉人们,如今居住的城市是由千千万万个小人物努力的结果,是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正名与关爱。异质性张力可使人类将客观生活中的感性情绪寄托于艺术作品之上,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与慰藉。

第二,间距性张力在于艺术是虚的存在,而生活是实的存在,虚实之间犹如“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之间的差距一般,此种距离感旨在启发以情感的虚,转化为艺术创作中表现材料的实,毕竟建立在“物因素”(4)“物因素”是寄托艺术作品审美体验与创作精神的物性基础。见《艺术作品的本源》原文:“在艺术作品中,物因素是如此的稳定,以致我们毋宁必须反过来说:建筑作品存在于石头里。木刻作品存在于木头里。油画在色彩里存在。语言作品在话音里存在。音乐作品在音响里存在。”(参见[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4页)之上的艺术作品更易接近于大众的审美体验。后现代艺术创作中常运用混合媒介的方式,以此丰富作品的物性材料,例如将绘画与雕塑混搭在一起,并配以油漆、金属、玻璃等装饰。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创作主体不认同某些质料只为艺术而服务,某些质料绝非艺术的断然观念,他们希望通过尝试多种材料的可能性,传达最真实的情感。间距性张力在虚的情感与实的材料上,扩大创作主体的感知能力,增加人性中认识自然与认识自我的可能性。

第三,差序性张力在于现实必定先于理想,生活必定先于艺术,按照马洛斯的人类需求理论,只有在满足了安全、温饱、物质、自尊的需求之后,人才会拥有富裕的情感进行创作,才有艺术生存的余地。生活实在早于艺术出现在人类的生存物质必需层面,而艺术处于金字塔顶端,处于人类需求顶端的自我实现的精神层面。后现代艺术倡导者主张打破现代主义者看重的艺术界限,即打破生活与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线,把艺术看作是自成一体的自主领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波普艺术兴起,艺术家开始在作品中疯狂使用流行元素,如玛丽莲梦露、漫画头像、汉堡薯条等形象的运用,初衷只为对高雅艺术进行挑战。波普文化作为一种反精英、反经典、消解思想的运动,常以大众图像、生活原貌作为创作的基本元素,虽因形式大于内容,且过分符号化在历史中昙花一现,但它的兴起是平民阶级拥有消费能力之后,在审美观念上进行反抗的历史必然,同时也反映了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欲求,人人都有成为审美标准构建者的愿望。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既拥有生存的物质能力,又拥有艺术的审美能力,保证了物质基础与精神需求的共进,而非只有物欲没有灵魂的单向度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fjwgyxyxb.cn/qikandaodu/2021/0321/573.html



上一篇:基于交往的解放试论哈贝马斯对精神分析与社会
下一篇:第届中国朝鲜韩国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版面费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